进入多中心协作脑动脉瘤数据库】      【赞助入口
脑动脉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治疗与研究联盟
首页 > 关于脑动脉瘤 > 脑动脉瘤基础知识
脑动脉瘤基础知识

要了解什么是脑动脉瘤,首先要了解动脉的结构以及脑血管分布。动脉管壁除毛细血管外,一般分为三层——内膜、中膜、外膜。内膜又可分为内皮层与内皮下层。脑的供血主要由颈内动脉系统,以及椎基底动脉系统构成。

内膜(tunica intima)是管壁的最内层,由内皮和内皮下层组成,是三层中最薄的一层。

1.内皮为衬贴于血管腔单层扁平上皮。内皮细胞长轴多与血液流动方向一致,细胞核居中,核所在部位略隆起,细胞基底面附着于基板上。电镜观察,可见内皮细胞腔面有稀疏而大小不一的胞质突起,表面覆以厚约30~60nm的细胞衣,相邻细胞间有紧密连接和缝隙连接及10~20nm的间隙。内皮细胞核淡染,以常染色质为主,核仁大而明显。在胞质内有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粗面内质网和滑面内质网。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主要特点是胞质中有丰富的吞饮小泡,或称质膜小泡(plasmalemmal vesicle),直径60~70nm(图8-2)。这些小泡是由细胞游离面或基底面的细胞膜内凹形成,然后与细胞膜脱离,经细胞质移向对面,又与细胞膜融合,将小泡内所含物质放出,故小泡有向血管内外输物质的作用,细胞质内还可见成束的微丝和外包单位膜的杆状细胞器,长约3μm直径0.1~0.3μm,内有6~26条直径约15nm左右的平行细管,称Weibel-Palade小体(W-P小体)W-P小体是内皮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一般认为它是合成和储存与凝血有关的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actor Ⅷ related antigen, F Ⅷ)的结构。

血管.jpeg

内皮细胞作为血管的内衬,形成光滑面,便于血液流动。内皮细胞和基板构成通透性屏障,液体、气体和大分子物质可选择性地透过此屏障。微丝收缩功能,5-羟色胺、组胺和缓激肽可刺激微丝收缩,改变细胞间隙的宽度和细胞连接的紧密程度,影响和调节血管的通透性。

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复杂的酶系统,能合成与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除上述F Ⅷ外,还有组织纤维酶原活性物和前列环素、内皮素(有强烈缩血管作用,又称内皮细胞收缩因子),以及具有舒张血管作用的内皮细胞舒张因子。

内皮细胞表面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能使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Ⅰ变为血管紧张素Ⅱ,使血管收缩。内皮细胞还能降解5-羟色胺、组织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

2.内皮下层

内皮下层(subendothelial layer)是位于内皮和内弹性膜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内含少量胶原纤维、弹性纤维,有时有少许纵平行滑肌,有的动脉的内皮下层深面还有一层内弹性膜(internal elastic membrane),由弹性蛋白组成,膜上有许多小孔。在血管横切面上,因血管壁收缩,内弹性膜常呈波浪状(图8-5)。一般以内弹性膜作为动脉内膜与中膜的分界。[1] 

中膜

中膜(tunica media)位于内膜和外膜之间,其厚度及组成成分因血管种类而异。大动脉以弹性膜为主,间有少许平滑肌;中动脉主要由平滑肌组成。血管平滑肌纤维较内脏平滑肌纤维细,并常有分支。肌纤维间有中间连接和缝隙连接。许多学者认为,血管平滑肌是成纤维细胞的亚型,在中动脉发育中,平滑肌纤维可产生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基质。在病理状况下,动脉中膜的平滑肌可移入内膜增生并产生结缔组织,使内膜增厚,是动脉硬化发生的重要病理过程。血管平滑肌可与内皮细胞形成肌内皮连接(myoendothelial junction),平滑肌可借助于这种连接,接受血液或内皮细胞的化学信息。研究表明,除已知的肾入球微动脉特化的平滑肌能产生肾素外,其它血管的平滑肌也具有分泌肾素和血管紧张素原的能力,与内皮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共同构成肾外的血管肾素和血管紧张素系统。

中膜的弹性纤维具有使扩张的血管回缩作用,胶原纤维起维持张力作用,具有支持功能。管壁结缔组织中的无定形基质含蛋白多糖,其成分和含水量因血管种类而略有不同。[1] 

外膜

外膜(tunica adventitia)由疏松结缔组织组成,其中含螺旋状或纵向分布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血管壁的结缔组织细胞以成纤维细胞为主,当血管受损伤时,成纤维细胞具有修复外膜的能力。有的动脉中膜和外膜的交界处,有密集的弹性纤维组成的外弹性膜(external elastic membrane)。

血管是连续的管道,由于各段血管的功能不同,其管壁的组成成分和分布形式也有所不同,有些血管还有一些附加结构,如静脉瓣。

脑供血系统分为动脉和静脉,各自拥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图1  脑供血系统

一、脑动脉

  • (一)组成

脑组织的动脉供血由4条大动脉完成,即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地动脉系统。大脑半球前3/5由颈内动脉系统供应;大脑半球后2/5由椎-基底动脉系统供应。

  • (二)颈总动脉

右侧颈总动脉发自头臂干,左侧颈总动脉直接发自主动脉弓(图2,图3)。

主动脉弓解剖示意图

主动脉弓解剖DSA

颈总动脉经由胸锁关节后方,上行于胸锁乳突肌深面,至甲状软骨上缘处分为颈外动脉和颈内动脉(图4)。

4  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示意图

  • (三)颈外动脉

颈外动脉自颈总动脉分出后,首先位于颈内动脉内侧,然后经其前方,向上向外二腹肌(后腹)和茎突舌骨肌深面,穿入腮腺实质,在下颌处分为颞浅动脉和上颌动脉两个终支。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上颌动脉、枕动脉、耳后动脉、咽升动脉等沿颈总动脉走行以次发出(图5,图6),分布于甲状腺、咽喉、舌、扁桃体、牙槽、硬脑膜、面颈枕部皮肤及腺体等处。

5  颈外动脉解剖示意图

6  颈外动脉解剖DSA

  • (四)颈内动脉

颈内动脉自颈总动脉发出后,在颈深部上行,穿颈动脉管(岩骨)入颅,弯曲上行,沿途主要分支有眼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末端分出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图7-图9)。

7  颈内动脉示意图(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分段正、侧位示意图)

A1.大脑前动脉水平段;A2.大脑前动脉上行段;A3.大脑前动脉膝段;A4.大脑前动脉胼周段;A5.大脑前动脉终段;C1.颈内动脉后膝段(终末段); C2.颈内动脉视交叉池段(床突上段,池段);C3.颈内动脉前膝段(膝段,虹吸弯段);C4.颈内动脉海绵窦段;C5.颈内动脉岩骨段(颈动脉管段,神经节段); M1.大脑中动脉水平段(眶后段);M2.大脑中动脉回转段(岛叶段);M3.大脑中动脉侧裂段(外侧沟段);M4.大脑中动脉分叉段;M5.大脑中动脉终段。

8  颈内动脉DSA图(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正位

9  颈内动脉DSA图(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侧位

  • (五)椎-基底动脉

双侧椎动脉分别起自左、右锁骨下动脉,自第7颈椎至寰椎的横突孔中穿过并上行,于寰椎与枕骨大孔外侧缘之间入颅。在脑桥延髓连接处的前面,两侧椎动脉合并成基底动脉,上行至脑桥与中脑交接处分开,形成终支大脑后动脉。椎-基底动脉的沿途分支主要有脊髓后动脉、脊髓前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小脑下前动脉、迷路动脉、脑桥支、小脑上动脉、大脑后动脉等。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供应顶枕沟以后的大脑半球后2/5、部分间脑、脑干及小脑(图10-图14)。

10  颈椎与椎动脉

11 -基底动脉示意图

12  大脑后动脉示意图

13 -基底动脉DSA图(正位)

1.基底动脉;2.脑桥动脉;3.左小脑后下动脉(PICA);4.右AICA-PICA干;5.左小脑前下动脉(AICA);6.PICA半球支;7.小脑上动脉(SCA); 8.SCA的蚓支;9.小脑上动脉半球支。

14  大脑后动脉分段DSA图(正、侧位)

  • (六)脑底动脉环(Willis动脉环)

脑底动脉环,又称Willis动脉环,由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两侧颈内动脉、两侧后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后动脉相互结合而形成(图15,图16)。在正常情况下,左右两侧脑动脉之间,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之间并不交流。当脑底动脉环组成动脉中的一支阻塞或狭窄时,健侧血液代偿性地流入缺血区,减轻或消除血管阻塞或狭窄所引起的症状。脑底动脉环先天性异常时形成孤立的前循环和后循环,在脑动脉阻塞后不能提供良好的侧支循环,而引起严重的缺血症状和体征。

15  脑底动脉环示意图

16  脑底动脉环DSA

1.颈内动脉;2.后交通动脉;3.大脑后动脉;4.大脑前动脉;5.前交通动脉;6.大脑中动脉;7.基底动脉。

  • (七)其它血管吻合

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的末端相互间有广泛的侧枝吻合,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间,椎-基底动脉与颈外动脉间,脑与脑膜动脉间均有吻合。


津公网安备 12010102000258号